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土楼资讯 >> 浏览文章

永定这座楼,牛!父子两将军、婵娟双博士……

来源:永定新闻网 | 编辑:福建土楼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20-06-01 | 栏目:土楼资讯
内容导读:初夏时节,万木葱茏,记者前往永定区湖雷镇白岽村,来到方形大土楼长兴楼。驻足、抬望,斑驳的土黄外墙、幽暗的老旧窗台,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沧桑往事……   长兴楼,是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



初夏时节,万木葱茏,记者前往永定区湖雷镇白岽村,来到方形大土楼长兴楼。驻足、抬望,斑驳的土黄外墙、幽暗的老旧窗台,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沧桑往事……

 

长兴楼,是一座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至今有着270年历史的土楼,这里走出了开国少将张云龙,其子张晓剑后来也成为少将,是国庆50周年阅兵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出色完成阅兵任务;张云龙将军之女张薇薇、张晓芹均是医学博士,张薇薇还是全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

父子两将军、婵娟双博士在张云龙将军及其子女的榜样力量感召下,长兴楼英才辈出,还走出了20多名共产党员、20多名退役军人、20多名大学生、2名革命烈士!

张云龙将军简介


 

 

张云龙1910年11月生于湖雷镇白岽村,1926年投身革命,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中央红军长征、瓦窑堡战役、百团大战、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诸多重要战事,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6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

透过简介的字里行间,一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少将驰骋疆场的光辉形象即刻浮现脑海。一片丹心昭日月、一腔豪气满乾坤!

有史为证:在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中,张云龙率部向吐丝口发起攻击,在前线指挥的他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但仍负伤穿梭于各团之间,伤愈后即参加孟良崮战役!

 


 
张云龙将军故居(长兴楼)是永定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不仅有侠骨,还有柔情,在长兴楼,我们就听到楼主之一、将军堂弟、年近古稀的张友贤讲述的将军最后一次回乡的故事:
 
那是1982年夏的一天,张云龙带着夫人及大、小儿子一同回来,中午特地在长兴楼里与父老乡亲相聚,吃起自己点的白岽大粉干、芋子包等家乡菜,还有大葫酒。但当晚在公社食堂吃饭时,公社书记却不敢上酒,生怕被将军责怪。要喝乡亲酒、不喝公家酒,正是将军亲民、清明的体现。“年纪大了,今后可能没办法再回来了,祝大家身体健康……”将军这样祝福大家。此时此刻,这位戎马一生的战将或许想到的是少小离家的一幕、涌动的是回报桑梓的情愫。

 

以张云龙将军为代表的长兴楼人不忘祖、重传承,这种精神正是与其长期崇文重教、倡导爱国爱乡息息相关。

 

 

 

 
 
为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客家文化,针对长兴楼现状,该楼的后人们一直在努力致力于修缮保护,中楼修缮设计方案之前便已上报通过,目前还在等待施工方进场作业。

 

 

 
 “由于年久失修,早已不住人了。”张友贤说。跟随他和也是楼主之一的张增荣登上中楼二楼时,他们及时提醒我们注意脚下。原来,由于楼“老”了,好几处木质地板已腐朽,一不小心就可能踩空。

 

楼主之一、刚退休的检察官 张增荣
 
 
“我打算牵头成立振兴长兴楼基金会,按照族亲们的意愿,在后楼原址上建一座新楼,内设红色馆、家训馆,接力弘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

 

走出长兴楼,我们不时回望,感慨良多,汇聚成一句话,就是:“从长兴楼出发,带着初心,捎上祝福,长风浩荡砥砺行,兴旺年年锦绣程!

 

Tag: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0597-3012088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福建土楼博物馆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