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文博动态 >> 浏览文章

客在旅途之永定(下)

来源:不详 | 编辑:福建土楼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21-09-07 | 栏目:文博动态
内容导读:在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有一片总长度3000多米,建筑规模宏大的土楼群,300年前这里水陆交通发达,烟商巨贾云集于此,形成了这里独具规模的方形土楼群。在这次的旅程中,冷晗将会和摄影达人郭哲煜从这里开始探寻抚市镇的魅力,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新民村的永豪楼。……
在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有一片总长度3000多米,建筑规模宏大的土楼群,300年前这里水陆交通发达,烟商巨贾云集于此,形成了这里独具规模的方形土楼群。在这次的旅程中,冷晗将会和摄影达人郭哲煜从这里开始探寻抚市镇的魅力,他们的第一站就是新民村的永豪楼。

永豪楼是永定方形土楼的代表作,豪华的门楼、细致的泥塑装饰、精美的木雕都在诉说着它是方楼霸主的地位。永豪楼建于1831年,它吸取了众多老楼的优点,功能区分更为明显,生活作息更为方便,而且在门口左右都设立了文馆与武馆,希望子孙能文善武。

郭哲煜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他的作品通常是星空银河、城市风光之类,这次他想尝试不一样的创作风格。

黄达日是五福楼的第十九代,从小在这里生活,他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非常的熟悉,每当有人提前联系他,想到土楼游览参观,黄达日都会抽出时间向游客讲诉这里的故事。

当时永豪楼建造大约花费35万两白银,历时18年才完全竣工,全楼占地面积16亩,为府第式土楼,主楼高六层20.28米,全楼共计31厅400余间,是典型的“同”字结构造型。

 
在过去,抚溪沿河依靠便利的水路运输、烟草种植兴起,往来商客聚集于此,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他们以此为中心,开辟四通八达的商路,拒不完全统计,单是社前、新民两个村在当时就有四五个全国通用银号。

近年来,永豪楼里的
黄氏族人曾经数次集资对土楼进行修缮,除了当地文物部门的资金支持之外,黄氏族人还集资30多万元,把严重威胁土楼安全的电线全部下地,土楼屋顶破碎的瓦片也一一更换,修复了原本漏雨的屋顶,使这座古老的土楼焕发出勃勃生机。

郭哲煜在探寻土楼的过程中发现离永豪楼10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方形土楼—永隆昌楼,它始建于1850年前后,建设过程整整花去了28年,主楼高五层半,有92个厅、746个房间、144座楼梯、7口水井,是方楼与五凤楼的组合建筑,也是客家方形土楼的典型代表。

在永隆昌内,由于年久失修,居住人口逐年减少等原因,能够看到保存完整的物件十分稀少。郭哲煜希望通过自己的相机将这些有价值的历史物件拍摄下来展示给更多人观看,了解土楼建筑的精美。

永隆昌主体为福盛楼和福善楼两栋楼,过去楼主人经营烟丝的商号名,便约定俗成,以此称呼自己的住宅。生意的往来,经济的繁荣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他们更多的采用府第式的五凤楼与方楼居住。
\
永隆昌是当地建筑面积最大的土楼建筑群体,楼内的所有窗户如果启闭一次就要花一天的时间,曾经有人来楼里偷盗,最后因迷了路出不去而被捕,可见其规模之大,结构之复杂。

除了拍摄土楼里一些精美的构件,郭哲煜还将目光放在土楼人家的生活状态,创作有烟火气息的摄影作品。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乡村旅游开始成为人们重要的出行方式,近年来,永定区抚市镇里兴村也正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国学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里兴村村两委在建设骊龙文化书香园时,最先打造这条文化长廊,每到周末时间村里都会组织老师带领学生在这里进行家风家训的传承和教育。

在骊龙文化书香园周边还建有儿童游乐场、登山休闲步道吸引了周围乡村的村民和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村两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依据当地的环境,开始建设山地跑跑卡丁车,全程大约500米,因为操作简单,周围安全措施十分到位,是里兴村吸引游客的网红项目。

里兴村原本是煤炭大村,随着煤炭企业的关停,2017年抚市镇全面进行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让村里的水源得到净化和改善,吴文铨开始思考乡村产业新的发展方式,他开始结合村子的地理资源优势,引进了永定区首家龙虾养殖基地。

抚市镇里兴村“虾藕”立体养殖项目总投资300多万元,第一期流转土地60余亩,通过合理生态布局,利用藕田的水体空间套养小龙虾,形成“藕—虾—藕”的立体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产增收。

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这里的小龙虾越来越受欢迎,并且还可以现场烹饪制作。
如今,里兴村正打造集采摘、体验、家风家训以及骊龙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振兴项目,为村里的农旅融合发展规划了美丽蓝图。郭哲煜也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创作关于乡村振兴的内容,发布到个人社交平台,推动当地的旅游发展。

 
在过去,抚溪沿河依靠便利的水路运输、烟草种植兴起,往来商客聚集于此,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他们以此为中心,开辟四通八达的商路,拒不完全统计,单是社前、新民两个村在当时就有四五个全国通用银号。
 
Tag:
联系我们:0597-3012088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福建土楼博物馆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