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文博动态 >> 浏览文章

云赏文物丨民国版熊御史著《素园遗稿》石印本

来源:不详 | 编辑:福建土楼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25-02-05 | 栏目:文博动态
内容导读:熊兴麟(1606~1694),字维郊,号石儿,湖雷乡上湖雷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中式,次年连捷进士。十七年(1644年)授江苏宜兴县令。……

名称:民国熊御史著《素园遗稿》石印本

级别:未定级

尺寸:长:26cm; 宽:16cm; 厚:0.3cm

藏馆:福建土楼博物馆

简介: 

    熊兴麟(1606~1694),字维郊,号石儿,湖雷乡上湖雷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乡试中式,次年连捷进士。十七年(1644年)授江苏宜兴县令。在职期间明朝覆亡,清兵入关,大江南北,杌陧动荡,兴麟仍一秉素志,绝贿赂,平讼狱,革除苛税,安抚百姓,治绩斐然,民众称颂。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陷南京,南明弘光政权崩溃,隆武即位福州,任命兴麟为礼部主事,后又转为河南道御史,随阁办事。不久隆武覆没,永历即位于广东肇庆,兴麟又匆匆赴粤勤王,供原职。永历元年(1647年),出任湖广监察御史。是年冬,清兵进逼楚中一带,兴麟出巡辰阳,不料为清朝总兵马某所执。马某一面逼令他薙发纳印,一面又温言劝降。兴麟从容不为所动,坚请释归养亲,遂被羁禁长达七年。终日困居在一个狭小臭秽的破屋子里,备受折磨,但始终不为所屈。直到顺治十年(1653年),才获遣归,其时已年近半百。

     兴麟在辰阳被羁,永定则已在前一年即1646年入清朝版图。他家人匿居猪妈楼,拒不做清朝顺民。不料为清知县侦悉,发兵把楼攻破,尽杀全楼百余人,仅兴麟父母以年迈得免,田产亦悉数没收入官。兴麟抵家,闻此巨变,悲痛欲绝。念及合门为国家民族壮烈尽节,又深感自豪。因而节哀蛰居,尽其余力报效桑梓。曾主持修筑上湖雷至龙窟岭石砌大道,变崎岖险径为行旅称便的通途。还在康熙年间两次参加《永定县志》的编撰。头一次在十一年(1672年),任总裁:第二次在二十六年(1687年),襄助修订。居宅中挂着一副自撰对联:“行好事存好心期不愧青天白日;储阴功积阴德愿常生肖子贤孙。”可窥见其后半生的志趣。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以八十九高龄辞世。遗著有《素园诗文集》、《素园遗稿》等,今存诗157首。

康熙年间永定籍画家张伯龙为熊兴麟绘的画像

 

                                                 时任湖南《全民日报》总编辑的李君尧为本书《题词》
署名者丘复简介:

     丘复(1874—1950年),出生于上杭县胜运里曹田村(今蓝溪镇蓝溪村)一乡绅家庭、书香门第。原名丘馥,谱名奈芳,字果园,又字瘦樵,因荷花诞辰日出生,遂别号荷生、荷仙,时人尊称“荷公先生”。丘复生性聪颖好学,19岁列郡庠(秀才),24岁中举。清宣统三年(1911年),参加“南社”,借诗词唱和,宣扬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曾担任全国参议院正式议员。著有《念庐诗集》《念庐诗稿》《念庐诗话》《念庐文存》《愿丰楼杂记》《南武赘谭》等。 

 

Tag:
联系我们:0597-3012088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福建土楼博物馆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