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政策法规 >> 浏览文章

博物馆APP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来源:文博圈 | 编辑:裘峻 | 发布时间:2018-05-07 | 栏目:政策法规
内容导读: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的载体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博物馆实体藏品需要转换为数字化的电子媒介,例如图像、文字、声音及影像等形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应用的推广,使得APP开发成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的载体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博物馆实体藏品需要转换为数字化的电子媒介,例如图像、文字、声音及影像等形式,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同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APP应用的推广,使得APP开发成为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博物馆APP的类型

 

       国外一些博物馆在数字化和移动化上早有动作,例如法国卢浮宫的“卢浮宫HD”、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The Met”、英国大英博物馆的“The British Museum”,这些APP制作精美,用户体验较好;国内一批博物馆也迎头赶上,如故宫博物院的“每日故宫”、“故宫展览”等APP;其他博物馆也开发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APP,如“北京鲁迅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
 


 

 

       综合来看,这些博物馆APP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藏品介绍型。这类APP以图片展示为主,通常会附有详细的背景介绍及馆藏位置说明,有的自带语音功能,制作精美,可以使用户足不出户游遍博物馆,但普遍缺少互动,只是支持用户将喜欢的文物图片通过邮件或社交软件进行分享,比较适合具有一定历史人文基础、专注了解文物的用户群。典型的有卢浮宫的“MuséeduLouvre”,***的“e-Museum”,故宫博物院的“Touch China”。

 

    二是导览讲解型。此类APP更关注用户在博物馆内的实地体验,把用户手中的移动设备变成便携讲解器。有的还提供博物馆内部的楼层地图和导航定位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的摄像头自主导览参观,例如卢浮宫的“Louvre Audio Guide”、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博任我行”。有的通过手机摄像头在展品处的标识激活相关内容,获取讲解短片,同时也提供浏览中的分享功能。例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Beyond Planet Earth Augmented Reality”、中山舰博物馆的“手机导览”等。

 

    三是互动游戏型。此类APP通过猜谜、卡牌等一系列简单的小游戏,把相关内容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呈现。比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国宝设计竞赛”,推出了互动绘画、测验答题等内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Faking It”,要求用户在两张照片中找出伪造的一张,这些照片素材都是馆藏珍贵的资料,让用户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游戏选定了超过40组照片配合猜谜游戏,告诉用户为何这些历史照片被“动刀”了;还有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MoMA Art Lab”,孩子们可以基于画图板,通过勾画不同线条、色块,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幅当代艺术画作。此外,还可以解构名家作品,根据不同提示了解原作的创作过程。

 

Tag: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0597-3012088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福建土楼博物馆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