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土楼资讯 >> 浏览文章

永定:清溪“四代五翰林”传奇

来源:新永定 | 编辑:廖永茂 | 发布时间:2018-05-11 | 栏目:土楼资讯
内容导读:清坑举子廖鸿章在京城参加恩科会试得中,数日后再到紫禁城内保和殿参加殿试,殿内三百多名贡士济济一堂,接受皇帝面试。乾隆皇帝登基后首次大考,满面春风端坐大位,和陪同大臣一起随机出题依次考问各位贡士。……

永定:清溪四代五翰林传奇

 

殿试场廖鸿章智答家乡名

 

    清坑举子廖鸿章在京城参加恩科会试得中,数日后再到紫禁城内保和殿参加殿试,殿内三百多名贡士济济一堂,接受皇帝面试。乾隆皇帝登基后首次大考,满面春风端坐大位,和陪同大臣一起随机出题依次考问各位贡士。轮到廖鸿章了,乾隆皇帝先问其家乡何处,廖鸿章觉得村名“青坑”不雅,灵机一动,便称“福建永定清溪乡”。乾隆皇帝一听,便说“清溪甚好”。圣旨开口,之后“青坑”便改称“清溪”了。

 

叔侄同科中进士

 

         廖鸿章,字南崖,乾隆元年(1736)丙辰恩科由县学廪生以《易经》中式二十名举人,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又考中于敏中榜第二百五十七名进士(殿试二甲),选清书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

        不久,其出任苏州紫阳书院掌教。高宗南巡,到紫阳书院视察,特赐诗表彰,时人视为殊荣。晚年定居苏州,诰授朝议大夫。其继承家风,善于教育儿孙,传下的四代中,出了 4 个翰林,3 个举人,永定当地俗称“独中青坑”,为清代科举奇迹。著有《黎余诗草》、《紫阳课艺》等。

 

        廖瑛,字璞完,雍正十三年(1735)乙卯科由县学以《诗经》中式六十三名举人,乾隆二年(1737)丁巳恩科又考中于敏中榜第二百八十六名进士(殿试三甲)。叔侄同科考中进士,为省内仅有,一时传为佳话。

 

       之后,廖瑛历任刑部郎中、户科给事中、京察一等浙江各道监察御使、江西按察使,官阶正三品,在主政任内严除盗贼,水陆肃清,商民感戴,且为政清廉正直,不避权贵,敢于除暴安良,为民昭雪,断狱如神。

 

廖鸿章智作咏梅诗

 

         一天,廖鸿章陪乾隆郊游,从一墓地前经过,乾隆指着墓前的石人问:“这是什么?”廖鸿章未经思索便脱口而出:“仲翁。”乾隆一听便知错了,随即吟诗一首:“翁仲说成是仲翁,可知前日少书攻,实属不堪赐林翰,贬去扬州做判通。”乾隆极尽诗才,在诗中不仅指出了廖鸿章的错误,而且故意将“攻书”、“翰林”和“通判”颠倒过来。诗中之意是廖鸿章不能做翰林,只能到扬州去做个通判。

 

        顿时,廖鸿章觉得羞惭万分。当天晚上,为了这件事,廖鸿章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思量着用什么方法来挽救。三更时分,他忽然想起:“后天是四月初一,按照习惯,每月初一乾隆必定去某寺烧香。”于是,他起床更衣,然后连续写了 100 首咏梅诗,准备让这些咏梅诗改变乾隆的口谕。

 

        第二天,廖鸿章做了一番详细而周密的部署。他一边请人装裱这些咏梅诗,一边派人到某寺门前租一间屋舍,精心装饰布置一番,门匾上题“梅馆”二字。然后,连夜将100幅装裱好的咏梅诗悬挂在“梅馆”四壁,厅中圆桌上放了一瓶造形逼真的假梅花。

 

         第三天拂晓,廖鸿章带着书童来到“梅馆”。自己躲在厅中屏风后面,让书童到门口守望,如乾隆到了即刻禀报。早上,乾隆微服来到寺前,下得轿来,被文雅别致的“梅馆”所吸引。他好奇地踏进门槛,然后细细欣赏了这些咏梅诗,情不自禁地赞叹:“真是翰林之材啊!”廖鸿章听见后,大步流星地从屏风后面出来,叩谢乾隆的封赏。于是,一场翁仲贬谪的风波就此平息。

 

乾隆赐诗廖鸿章

 

         廖鸿章经在籍礼部尚书、著名文学家沈德潜推荐,出任苏州紫阳书院掌教。苏州向称人文昌盛之地,但是,由于其博闻广识,循循善诱,培养了不少举人、进士,声名远播。那里的硕儒耆宿、青年学子,对其无不钦服。

 

        乾隆二十二年 (1757 ),高宗南巡,曾到紫阳书院视察,特赐诗表彰廖鸿章: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为储才地,董率尤当慎。潜老鸿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己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暇当伏剡藤,挥毫意以运。”

       乾隆赐诗对廖鸿章在紫阳书院对诸生的德智教育甚是称赞。

 

        廖鸿章之后亦步原韵恭和:“幸学礼先师,瞻天率群俊。衿佩来彬彬,拜服同恪慎。恩光照葵藿,薄植惭莞蔺。正学师紫阳,勖以前修振。微臣纵孱弱,敢勿祗明训。鹿洞有遗规,敦行去疵吝。煌煌御书额,学古贵循分。自炫与自媒,一失丛百衅。兹当共讲习,美富窥数仞。先后读赐诗,谆复励后进。愿言日切磋,上应文明运。”

 

       廖鸿章和诗表述了自己兢兢业业按孔子儒家教规教育子弟,不敢有违,并对乾隆皇帝巧作恭奉。

       此事时人视为殊荣。后来廖鸿章的后裔在迁徙地江苏省嘉定县还建有“赐诗亭”以作纪念。

 

廖鸿章绘画《历代帝王巡幸图卷》

 

        廖鸿章不仅诗才好,还擅长绘画,他画过一幅《历代帝王巡幸图》长卷很有名。全卷共 14 段,每段纵 31 厘米,横 63 厘米不等,全长994厘米,计有帝尧图赞第一、帝舜图赞第二、夏禹王图赞第三、殷汤王图赞第四、周文王图赞第五、周武王图赞第六、汉光武帝图赞第七、汉明帝图赞第八、汉章帝图赞第九、唐太宗图赞第十、宋太祖图赞第十一、明宣宗图赞第十二及前后序跋。图文并茂,为历代帝王歌功颂德。各图均为青绿山水,各色人物,多用红、蓝、黄赭石色,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江河风景各异,而屋宇宫殿则精细描绘,富丽堂皇,所绘各朝皇帝体现了帝王出巡之威严肃穆。卷中钤有“石渠宝笈”朱文长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可证实画卷从乾嘉直至宣统一直珍藏于清宫之中。此画民国初年自清宫流出。此前一次拍卖会以 400 万元人民币成交。

 

廖鸿章焚稿会友

 

         一天,翰林王见川写了几篇文章差书童拿去请廖鸿章修改。清晨,书童来到清溪,在小溪边,见到一个老翁戴斗笠坐在溪边石上钓鱼。书童上前打听:“老伯,有个叫廖鸿章的翰林住在哪儿?”廖鸿章问:“找他何事?”书童讲了来意。廖鸿章说:“原来是为高陂桥写‘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对联的才子。”便要书童把文稿拿给他看。廖鸿章认真看完书稿,一边说“写得不错,写得不错”,一边点火把文稿烧了。书童看了着慌,忙说:“我家老爷吩咐是给大人修改的。”廖鸿章若无其事说:“请过两天来拿就是。”便打发书童回去了。

 

       书童回家,把事情一一向王见川说了。王见川大惑不解,心想:廖鸿章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过了两天,书童又到清溪找廖鸿章。廖鸿章仍在溪边钓鱼。书童道明来意,没等说完,廖鸿章便说“不忙,不忙。”说完,把准备好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把那几篇文章写下,交给书童:“回去叫你家老爷到寒舍指教指教。”书童回到家,又把事情一五一十告诉王见川。王见川接过文稿一看,竟然从头到尾一字不漏,不禁惊叹:“真是名不虚传!”次日,王见川带了书童亲自去清溪拜访廖鸿章。

 

廖鸿章写《勉学歌》

 

        廖鸿章继承家风,善于教育儿孙。他写了一首《勉学歌》激励后辈:

        东方明,便莫眠,沉心静气好读文。

        盥洗毕,闭房门,高声朗读不绝吟。

        食了饭,便抄文,一行一直要分明。

         听书后,莫撄情,书中之理去推寻。

        过了午,养精神,还要玩索书中情。

        沐浴毕,听讲文,文中之理须辩明。

        食了夜,聚成群,不是谈书便说文。

        剔银灯,闭房门,开口一读到鸡鸣。

       后生家,只殷勤,何愁他日无功名。

       此诗用客家方言创作,勉励年轻人勤奋学习,成为旧时永定人教育学子读书求学的经典名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从中也可窥出廖鸿章后代所以能够科名接踵、创造科举奇迹之一斑。

 

廖瑛宴席对佳句

 

        廖瑛升江西按察使,上任伊始,人们都知道他为政清廉、不避权贵,深受平民百姓欢迎,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则惧怕三分,有的攀亲巴结,有的拉拢腐蚀,或伺机给他一个下马威、当头棒。

 

        某员外,儿子在外做官,家中有权有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一天,他以接风洗尘为名,宴请廖瑛,还邀集一些当地官僚、绅士、文人作陪,企图在席间奚落廖瑛一番。酒过三巡,一绅士高声说道:“今日廖大人光临,我等奉陪末座,不胜荣幸。为助雅兴,请在座的诸位吟诗作对如何?”话音一落,众人拍手称好。一阵谦让之后,一老儒自告奋勇,洋洋得意出了一句上联:东鸟西飞,满地凤凰难下足。席间顿时活跃起来,个个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都说:“好句!好句!”

 

        廖瑛端坐上席,早已看出他们不怀好意,是有意冲着自己来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暗中思量给他们一个颜色看看。这时,一个两鬓花白的绅士慢条斯理从席间站起:“诸位,诸位,素闻廖大人世代书香,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有请廖大人对一佳句!”“甚好!甚好!”又是一阵高呼。廖瑛从容不迫站起来,拱手向众人道:“恭敬不如从命,万望诸君指正,我的下联是:南龙北跃,一江龟鳖尽低头。”廖瑛所对下联十分巧妙,还暗含讽刺。一时间,席间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好言不由衷对廖瑛百般恭维一番。

 

        廖瑛席间巧对佳句的趣事,在江西省城不胫而走,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皆交口称赞。那些官僚绅士自此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廖瑛怒斩道台

 

         廖瑛任江西按察使,一天接到一封申诉信。信中讲了一桩冤案。原来江西有一道台是世家子弟出身,他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一次,他借母亲做寿大肆勒索,下属纷纷进献金银财宝,惟独万安县令唐某平素清廉,两袖清风,只送些薄礼。道台大怒,当众奚落。以后又处处刁难,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唐令忧愤成疾,最后吞金自尽。死前写下一封给廖瑛的申诉信,请求为其申冤,交给妻儿,叮嘱务必送达。廖瑛接到申诉信后,当即下去查得实情,又获悉道台其它许多劣迹,于是把道台逮捕处决。民心大快,至今称颂不已,被传说为包公式人物。江西有《怒斩道台》、《鸟鸦案》和《烟窗案》等戏剧及故事流传,都是为歌颂廖瑛而作。

 

南阳府衙留匾额

 

          廖文锦,字邵庵,一字襄云,廖鸿章之孙。十岁能作诗赋,有神童之称。嘉庆 16 年中进士,录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国子馆纂修提调,文渊阁校理,丙子戊寅顺天乡试同考官,道光辛巳江西乡试副考官。壬午年以京官考绩超异,出任河南南阳知府,代理南汝光道台,诰授朝议大夫。在任五年后,调任卫辉知府。在任期间,审冤狱,兴水利,建书院,创办施棺局,受当地百姓立碑颂扬,碑位立入名宦祠。现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阳府衙大堂门顶还挂着他于道光三年题款的“隐居求志”匾额。

 

兄弟翰林再创辉煌

 

         廖寿丰,字研田,号谷似,晚号止斋,廖鸿章玄孙。清咸丰顺天举人。同治 10 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编修。经京官考绩列为一等提名,取得道员资格。光绪七年任命为浙江粮储道,后升按察使,又调任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一年多后升浙江巡抚、头品顶戴,又任兵部伺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诰授光禄大夫,官阶正一品。为政宽厚简易,善识别提拔人才。喜读诸子百家之书,尤熟史事,古今政治兴废,疆域沿革。又精勾股算经。平生极为重视教育,捐银三千余两,创办清华学馆。任浙江巡抚期间,上书奏设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兼课中西之学并设工艺厂及武备学堂。在翰林院任职时,奏请减免嘉定、宝山二县加漕粮事,得到了批准,人们无不感其恩德。

 

        廖寿恒,字潕生,号仲山,晚号抑斋,廖鸿章玄孙,与兄寿丰友爱。咸丰 11 年中顺天举人,为同治 2 年恩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编修。多次主持乡试、会试,门生众多。屡次得到升迁,光绪元年大考,擢司经局洗马,数迁到侍郎,周历六部并督仓场十年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三年迁左都御史,寻进刑部尚书,二十四年在军机大臣学习行走。八月转礼部尚书,又任经筵讲官、太子少保,诰授光禄大夫,官阶正一品。又任朝殿之试阅卷大臣。甲午战争之后,

        呈疏论述新政,屡有建议,被光绪帝采纳。罢官后,常拄着拐杖去拜访旧时老友。

        廖寿丰、廖寿恒兄弟翰林,均为有史以来永定籍官阶最高者,再创清溪科举为仕之辉煌。

Tag: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0597-3012088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3 福建土楼博物馆网站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