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土楼资讯 >> 浏览文章

永定客家土楼的创新与发展——胡大新

来源:新永定 | 编辑:福建土楼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8-01-10 | 栏目:土楼资讯
内容导读:根据田野调查和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永定客家土楼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l5世纪70年代即永定置县以前,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初级阶段;15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50年代(明末清初),为永定客家土楼的成熟阶段;17世纪50年代以后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全盛阶段。

根据田野调查和大量的文献资料表明,永定客家土楼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l5世纪70年代即永定置县以前,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初级阶段;15世纪70年代至17世纪50年代(明末清初),为永定客家土楼的成熟阶段;17世纪50年代以后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全盛阶段。

初级阶段的永定客家土楼,比较简陋,建筑工艺、实用功能比较落后,建筑规模比较小(家族人口也较少),数量也不多。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就总体而言,它毕竟处于低级阶段,这一阶段的土楼在各方面尤其是建筑工艺方面都不能与成熟时期的土楼等量齐观,尚有相当的差距。

随着家族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永定客家先民必然对居住条件有更高的要求。于是,他们一方面或者对原来的住宅进行扩建、改造,或者拆除旧房重建,我们今天在许多村落仍可以看见土楼遗址;或者另择地点重建;另一方面逐步由山谷盆地向河谷盆地发展,开拓新的生存空间。那些新建的住宅,已是今非昔比——大部分是3层以上、有一定规模的土楼,而且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齐全。但是,由于受生产力较落后和技术水平较低的限制,15世纪后期(明代中叶)以前,早期以金山圆寨、馥馨楼、日应楼、豫兴楼、月成楼、源昌楼等为代表的一批初级阶段的土楼,与后来进入成熟阶段建造的土楼相比,规模较小、工艺水平较低。初级阶段尽管也产生了一批品位相对较高的土楼,如振兴楼、大旧德楼、永固楼、华封楼、集庆楼、弼山楼等,但是这些土楼最鲜明的特点和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绝大多数没有石砌墙基,结构较简单,装饰较粗糙,形制只有方形、圆形两种。

没有石砌墙基土楼的产生,后来被人们称为无石基现象。从无石基到有石基,是永定客家土楼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最为重要的标志。

 

初级阶段的永定客家土楼,即进入成熟阶段以前的土楼,自古至今绝大多数被当地人称为寨,基本上已毁,或仅存残墙断壁,或已被拆除重建,或仅作为地名沿用至今。20世纪40年代以前出版的《永定县志》,就记载了许多寨的名称,但其中多数已荡然无存,被后来兴建的土楼或砖混建筑所代替,极少数只留下部分可以辨别的遗存,至多仅存残墙断壁。迄今所知,南宋以前永定境内就有溪南里的新寨、赤寨、西湖寨、金寨、仁梓寨、水寨、高寨、犁头寨、罗寨、永安寨、老寨、仙鹤寨,胜运里的上寨、太平寨、何家寨、连家寨,太平里的平寨、圆头寨、湖坑寨、高坑寨、石寨,丰田里的上寨、新寨、下寨、中寨、龙王寨、网岗寨、何家寨、黑云寨、湖洋寨、铜鼓寨、地上寨、龙旗寨、廖湖寨,金丰里的太平寨、杨家寨、天德寨、苏屋寨、曾屋寨、高头寨、金山寨等等。这些寨均以生土夯筑而成,既是民居,又是具有突出防卫功能的建筑,其中高头乡高北村的金山圆寨,20世纪70年代以前,地面以上的残墙多数尚存,今仅存地面以下的墙体及其外表的石裙、外圈与内圈的石砌台阶等。

由此可见,永定客家土楼在进入成熟阶段之前的初级阶段,发展缓慢,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客家民系的形成、永定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的史实来看,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永定客家土楼进入成熟阶段,是在17世纪70年代以后。在此阶段脱胎于初级阶段的土楼,在建筑工艺、建筑规模、建筑种类、建筑布局、建筑结构以及实用功能等方面,都有历史性的重大突破,远远超越了此前建造的土楼。比如,层高增大,布局更趋合理,通风采光更为科学。

所谓成熟,就是建筑工艺的系统成熟,其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建筑工艺的改进——有石砌墙基的土楼逐步取代无石砌墙基的土楼。因此,成熟阶段是永定客家土楼整个发展进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不过,这一阶段也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经历了较长时间,但比起初级阶段要短得多。它大大缩短了永定客家土楼最终发展到极致的进程,为后来进入全盛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创造了全新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五云楼、承启楼等一批始建于明代晚期(16世纪60年代~17世纪20年代)的土楼,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永定客家土楼建筑技艺的成熟,之所以在明成化十四年(1478)永定置县之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视,就是永定首任知县王环重视居民教育事业,置学馆,设书院,劝民入学,从此永定人科举榜上有名者层出不穷,仕官不断涌现。这些起龙头作用的发迹明宦之家大兴土木,热衷于按古代中原通都大邑的建筑规制,充分运用生土建筑技艺,在家乡大建土楼。

进入明代(l4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民居建筑开始普遍以青砖墙代替夯土墙。善于创新的土楼客家人,最迟从明末(17世纪20年代)开始,便从实际需要出发,巧妙地把青砖建筑大量融入到土楼建筑中去。比如以青砖建造祖堂以及一些附属建筑,既不影响整体建筑风格和功能发挥,又因其占地面积小而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大大提升了土楼的品位。当永定烟草业兴盛之后,土楼客家人也就有了足够的条件付诸实施。

 

永定客家土楼进入全盛阶段,是在烟草业进入鼎盛时期之后,尤其是清初(17世纪50年代)以后,一直延续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6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明代万历年间~民国初),由于永定县广种烟草,生产的条丝烟因质地精良而销路日广,以致在17世纪中叶以后被称为“烟魁”而作入朝贡品,每年有数以万箱条丝烟销往海内外。

烟草业的兴旺,奠定了永定客家土楼大量建造、趋于系统成熟、全面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

以五实楼、奎聚楼、永隆昌搂、裕隆楼、福裕楼、环极楼、遗经楼、富紫楼、衍香楼、裕德楼、业兴楼、振成楼、振福楼、永康楼、侨福楼、善庆楼、福盛楼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土楼,是永定客家土楼在全盛阶段的杰出代表。这些土楼表现出在17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数百年间,永定客家土楼不仅规模空前庞大、结构越来越合理、功能越来越齐全、装饰越来越讲究,而且建筑风格、种类向多元化趋势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土楼客家人的经济实力和生土民居建筑力量的整体实力相当雄厚。这一时期,圆楼大量产生,并且生土建筑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寺观庙宇;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工艺更进一步地传播到邻近县的客家地区和南靖丶平和县等非客家地区。

生土建筑艺术应用于寺观庙宇,在永定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初以前。最有典型意义的是坐落在高陂镇西陂村的天后宫和富岭村的天后宫等。西陂天后宫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塔式天妃宫,其中规模宏大的主体建筑7层塔于明万历元年(1573)建成,一层正殿至四层以生土夯筑的墙体承重,底墙厚1.1米;底层至三层为四角形,四层转为八角形,五层以上为砖木结构。20063月,天后宫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世纪中叶实行“五口通商”之后,国门洞开,商品经济日趋活跃,尤其是20世纪初(清末民初)以后,由于大批在外省和东南亚各国经销条丝烟的楼主受到各种文化特别是海洋文化的影响,永定客家土楼在继承前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在艺术形式、造型技巧、布局结构、审美情趣等方面都较之前期又有新的突破和超越。以振成楼、振福楼、高东小学等为代表的土楼,既保留了古代传统的生土建筑艺术特色,又融合了部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洋建筑艺术,表现出客家文化与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这些土楼充分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但传统的中原建筑文化的根基依然得以保存,并得以充分发扬光大。把中国古代园林艺术融入土楼建筑,不言而喻,是众多在省外的创业者深得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精髓的生动体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更多的土楼也同样呈现出鲜明的民族化、人性化、多元化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

永定客家土楼产生与发展的漫长历程,充分反映了土楼客家人对土楼尽善尽美的不断追求,实际上也是对一种文化的不断追求,对精神价值的不断追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永定城乡的土楼仍然继续发展、大量建造。比如,建国后的19501955年,人民政府在为革命老区重建家园中,生土建筑发挥了巨大作用。6年间,政府拨款107551元补助,居民出工出力,新建土楼1312座,修建房间3225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永定县的民居、学校校舍、商店、医院、仓库、招待所、机关办公楼(包括县委、县政府办公楼)等等都是土楼,连数以万计两层楼高、用于烘烤烟叶的烤房也是生土建筑,可见生土建筑在永定县运用之广泛。21世纪初,农村还有一些人在建造土楼。至今,永定农村60%以上的人口仍居住在土楼里,可见土楼有着多么强盛的生命力。

显然,数以万计、不同时代、千姿百态的永定客家土楼,反映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体现了客家人的历史和当地历史发展的情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生土建筑艺术史和客家人的创业史、奋斗史。

Tag:

相关阅读:

    没有相关信息
联系我们:0597-5206971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技术支持:数字永定建设办公室 QQ:315317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