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频道 >> 土楼资讯 >> 浏览文章

【纪念土楼“入遗”10周年】山前有高山 绝顶宜常攀

来源:悦动永定 | 编辑:福建土楼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8-06-13 | 栏目:土楼资讯
内容导读:土楼“申遗”成功,万众欢腾。俯察土楼走向世界的历程,仰观土楼引人入胜的景致,始终忘不了那些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宣传“早起三朝”做工出力的早行人。

 

     土楼“申遗”成功,万众欢腾。俯察土楼走向世界的历程,仰观土楼引人入胜的景致,始终忘不了那些为永定客家土楼的宣传“早起三朝”做工出力的早行人。

         永定大型生土夯筑艺术成就,具有杰出的价值,始称圆寨。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起通称“永定客家土楼”。为翻开客家人用生土和汗水夯成的这部史书,宣传初期,永定本土文史工作者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一首唐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包括永定客家土楼在内的福建土楼,跻身于世界645项世界遗产名录之中。长期关心客家土楼的人们无不为“一朝选在君王侧”而无限感慨。 20世纪50年代中期,深山瑰宝永定客家土楼开始获得国内现代建筑界的关注。
     
 1957年,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工学院属下的中国建筑研究室委派张步骞、胡占烈和朱鸣泉三人南下考察,足迹遍布永定各大小乡村,对饱含传统文化聚族而居的大型生土夯筑的艺术品――土楼,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实地考察。同年,《南京工学院学报》第4期发表了他们的论文《闽西永定县客家住宅》。这一考察成果是中国现代建筑科学史上第一篇关于永定客家土楼的重要文献,架起了永定客家土楼走向世界的第一道桥梁。这篇论文,连同刘敦桢教授所著《中国住宅概说》,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永定客家土楼,***鹿岛出版社将两者合为一书,定名为《中国的住宅》出版。从此,国际建筑学界逐渐撩开了永定客家土楼的神秘面纱。
      
1962年,美国学者安德鲁波德所著《中国建筑和村镇规划》一书,极其详尽地展示了土楼夯筑结构简图、详图、纵向剖面透视图等,极大地提高了永定客家土楼的知名度。

          1978年,台 湾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永定籍资深教授卢衍祺参考上述著作后,写了题为《家乡的大楼》的文章,在台北《永定会刊》发表。

         1978 12 18日至 22,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和全国人民一道, 度过了风雨如晦的夜晚,终于迎来了霞光万道的黎明。 1982 9,在河南省巩县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 及生土建筑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上,长江葛洲坝工程局永定籍青年研究人员卢兴全提供了《论奇异的永定大 墙大楼》和《生土建筑展望》两份报告,还提交了长篇考察报告《永定大墙大楼建筑》的目录。距离张步 骞等三位学者发表《闽西永定县客家住宅》的论文,整整相距 25年。

        1985 9,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带队来永定考察土楼。不久,他到日 本讲学,带去了 大量的照片和幻灯片,详详细细、声情并茂地介绍土楼,一举震惊日 本建筑科学界。返回上海后,他又多 次来永定,并亲自指导同济大学建筑系高年级学生测绘大量的土楼图纸,进一步丰富了土楼研究的第一手 资料。

       1985 11, 国际生土建筑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 路秉杰教授在会前和会上, 热情传播永定客家 土楼信息,引起了国际有关组织高层负责人高度关注。会议结束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汶斯·安 德烈(比利时籍),欧洲秘鲁“国际土建调查运用中心”部长斯维尔·玛图克 (秘鲁籍 ) 、秘书长艾莱·海 (法国籍)和日 本琉球大学工学部研究人员福岛骏界等,特组团专程来永定专题考察土楼。就是这一次, 安德烈说的一句话被广为引用:“永定客家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1986年初,《闽西方志通讯》发表了《永定县志·土楼志》初稿,为永定客家土楼考察和研究提供 了许多素材。同时日 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郎,应中国建筑学会邀请,带领“客家土楼调查团” 专程来永定考察。他们考察了高陂裕隆楼、遗经楼、高头的承启楼、抚市的永隆昌楼群等典型的五凤楼、 方楼、圆楼和五凤楼组合。

       1986 12, 全国旅游宣传工作会议在山东烟台芝罘宾馆召开。 在国家旅游局宣传司司长李海瑞安 排下,题为“丹霞美景――连城绝胜冠豸山,建筑瑰宝――永定客家土圆楼”的长篇报告得以宣讲。从此, “永定土楼”四个字逐渐为国内外多家媒体使用。福建省旅游局拨款支持振成楼接待外国旅游者。在龙岩地区旅游局努力下,继永定客家土楼模型在台 湾“小人国”安家后,又在深圳“锦绣中华”落户。这是永 定客家土楼迈出国门之前的坚实两步。

       1987, 茂木计一郎的调查报告 《中国民居专集——福建客家土楼》 , 发表在日 本权威建筑杂志 《日 本住宅建筑》上。其中《八闽概说――客家、风水、土楼》、《土楼的聚族而居的居住空间》、《客家民居的空间构成》、《客家的生活形式及其分析》、《土楼的居住和生活》等篇章异彩纷呈,引人入胜。这 份调查报告一开头就明确提出永定客家土楼的三大要素是客家、风水、生土。同济大学土建系教授路秉杰 立即把这份报告译成中文,把题目改为《日 本建筑家看福建土楼》并公诸于世。路教授用心良苦,此举旨 在促进中国的土楼研究进一步拓展。

       1988 9,福建省建筑设计院黄汉民抛出《福建圆楼考》,其圆土楼“根在漳州”之说,混淆视 听。深知土楼渊源的客家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1990年夏天,华侨大学建筑系方拥教授发表了长篇论文《论永定客家土楼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兼就圆寨“漳州说”与黄汉民先生商榷》,首先起来反对圆楼之根在漳州的荒谬论断,而坚持根在永定。 同年,龙岩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吴福文发表的《客家土楼的文化内涵》,被境外学者誉为“永定土楼客家 文化的铁板注脚”。

    长期在南靖工作的上杭籍学者林嘉书,穷九年之功,潜心调查研究闽西南土楼, 1993年写成力作 《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1995 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样对圆楼的根在漳州说持否定态度。 永定县政协及时组织了大量的“保根”文章。至此,《福建圆楼考》作者既无招架之势,亦无还手之力。 永定县本土文史工作者继续为准确估定福建土楼根源及其价值铺平道路。

        1990 10,永定县委宣传部主持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永定土楼》一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永定客家土楼的历史和现状。 1991 3,福建省政协高度关注永定客家土楼研究和 旅游开发进程。省政协赴龙岩考察组特地把永定客家土楼列为考察重点,并且提出了精辟的观感和中肯的意见。

     永定县政协多次组成永定土楼考察队,形成了编委张弘昌先生执笔整理的《永定客家土楼的渊源和发 展过程》这篇极其重要的考察报告。中国书法导报刊载了获奖书法对联“埃及古刹金字塔,永定客家土圆 楼”,为彰显永定土楼的建筑艺术价值起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2001年冬, 永定县政协副主席李春燕带领永定文史资料委员会部分编委及本县文史工作者一行 10人考察高北等土楼群,发现永定最小的圆楼不是如升楼,而是振田楼。由编委江城先生执笔为文,化错讹, 正视听,为永定客家土楼宣传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6 5,永定客家土楼文化研究会会长、永定县博物馆馆长胡大新,隆重推出其鸿篇巨著《永定客家土楼研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影响很大。

        2006 8,县委宣传部干部苏志强编著的《土楼探胜》,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文辞清新, 来理据并兼,颇受读者青睐。

改革开放以来,永定县委宣传部、永定县政协文史委、永定县方志委、闽西客家学研究会属下的《客 家纵横》、永定县委主办的《今日永定》和永定侨联主办的《永定乡讯》,在土楼宣传方面,都做了实实 在在的工作,为福建土楼“申遗”成功作出了人所共知的贡献。一位老归侨参观土楼后赞诗一首:“土楼 筋骨客家造,别墅横陈风景俏。异地难求唯我有,阴阳八卦真奇妙。”

         2007 3 10,永定县人民政府发出的《关于印发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的通知》中指出:“建立土楼保护管理工作奖惩制度。对保护管理土楼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乡()人民 政府及有关部门报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给予通报表扬、记功、刻碑纪念、颁发奖金等表彰和奖励。”有 关方面应当早日把上述文件精神落到实处,以激励更多的人关心土楼事业的发展。

        永定诗坛盟主罗选才诗云:“山前更有高山在,绝顶常宜不断攀”。当前,永定客家土楼的保护和宣传两项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只有时刻牢记“早起三朝当一工”的客家祖训,努力工作,才能把永定客家土楼的事情办好。

Tag:
联系我们:0597-5206971 Email:fjtlbwg@163.com
闽ICP备18004625号 福建土楼博物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技术支持:数字永定建设办公室 QQ:315317251